成本核算精准,糖酱厂扭亏为盈
时间:2021-07-291989年的时候,重庆市潼南县上和供销社(现已解体清算)糖酱厂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半独立核算分支机构,虽然当时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初期)。但是,该糖果厂的体制还是全民所有制,劳动者即员工由上级机关安排、任用、调动,企业没有录用、解聘的自主权,部份物资例如食盐、香烟、化肥、煤油等实行计划调配管理或专营,购销价格接受物价局的监管核定。当时的糖果厂除人员任用无自主权外,工厂内的其他经营活动已基本过渡到了市场经济形式,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自主决定产品、产量、价格和内部员工的岗位调配,但是,厂长、经理、会计的任用及员工的增减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调配管理。综上所述,该糖果厂在当时的背景下,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断做出经营管理改变的状况。
该厂会计岗位在本人被调去之前的会计主管系本人同一财经院校小一级的师弟主管,由于成本核算一直沿用综合核算(砣砣帐),按计划比例结转成本,没有进行产品明细成本核算,产品的销售价格按粗略的成本分析计算并参照市场行情确定,数十年没有改变,这种核算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时市场体制的经营管理需要,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由于生产成本不能可靠的计量,经营利润不能准确把控,生产经营年年亏损不知何因,形势危如累卵。上级管理层将此亏损原因归咎为计划经济遗留的问题。
该厂上级单位(区供销社)领导是被上一级主管部门(县供销社)重新调动安排的新一把手,新领导是从事财务主管岗位的一名会计师(高明超)升级而空降到本厂上级单位(区供销社)任职主持全面工作的(法定代表人)。新的领导是会计师出身,虽是临危受命,但他清醒地认为,工厂如何扭亏,与科学管理息息相关,会计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他对该厂分析调研后将本人按排到该厂接替师弟任会计主管工作。
那时,我也正是青春年少,初出茅庐,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如何把糖果厂从亏损的边缘状况中挽救过来,深感此行责任重大,成败利钝,在于一举。
本人到该厂后,除了仔细地观察料、工、费的损耗和其他成本的支出情况,对应收、应付帐款、相关费用认真把关之外,还进行全面生产经营过程实地观察,了解全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详细工艺流程,对车间、仓库、销售部等各个环节进行考量,发现该厂亏损的原因是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缺失。生产成本明细科目设置不详细,成本与费用的归集零乱不清,原材料领用没有章法,一撮一盆一袋的简易领用常见,半成品与完工产品混在一起“保管”,对此会计核算问题和生产现状不良情况及时向厂长(于海淑)沟通,并提出了很多增收节支的合理化建议,在厂长的大力支持下,我的想法得以付诸实施,并对该厂的经营方针进行了以下三项调整:
一、人员岗位调整,细分材料库、成品库、半成品库、车间统计等,以便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需要。
二、产品销价调整,淡季涨价或恢复原价培养市场认知,旺季跌价抢夺市场份额。
三、单品经营调整,利润高的产品扩销、长线产品降耗、亏本产品停产。
在人员岗位调整方面,实行一人多岗,对原先划分不清的材料库、成品库、半成品库分别管理和建帐,完善领料制和完工产品入库、出库的登记,对混岗的出纳、开票员、库管员分岗分人,对生产班组不合理和不配合管理的工人进行重新搭配,本人兼任车间统计员对工时、动力等隐形生产成本进行登记,为生产成本核算提供精细化数据。
在此期间本人多数时间白天在车间和批发部工作,晚上加班做会计本职工作。产品核算实行单品核算,工时和动力的划分尤其浪费时间,特别是同一个工人或同一班组工人每天要从事不同产品的劳动和同一个产品要经过多道工序的生产,不同的动力机组马力不一样其耗电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以及燃料煤炭的用、存盘点等,这些隐形生产成本以前未做也没有历史参考数据,现在日日统计重新单品核算,二十几个产品只有本人一人搞会计核算,内容复杂,计算繁琐,工作量极大,但我毫无怨言,也不计较个人得失,知难而上。
记得当时,本人被同一办公室的大集体、合作店财务负责人兼会计主管(谭玉平)老师的敬业精神感染和肖翰宛书记的鼓励,每天晚上加班都很晚,有时干到晚上十一二点仍精神饱满乐此不疲,宁静的夜晚一个人风风红红热情高涨,执着而甜蜜的财会事业,让我在炎热的夏天光着膀子与蚊作伴。
时光飞逝,转瞬已过三个月,新的环境,新的动力,马不停蹄的活力工作催人奋进,我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感染全厂,紧张而又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全厂人员给本人的会计核算要求和生产经营的调整建议得以顺利实施。通过三个月的艰苦成本核算和统计分析对比,可以确定并进行了经营调整建议获得领导完全同意,我在当时提出的详细调整工作建议包含如下五个方面:
1、“白寸金(一种以白糖为原料糖果)”产品,经过会计核算为亏本产品,由于有市场需求且销量同比持平,我的建议是:外购替换,断产不断销。
2、“桔饼”产品,经过会计核算为亏本产品,而且年度销量下降,不仅生产周期长还占用固定资产(地窖),我的建议是:停产停销,其固定资产投放给别的产品(食醋)使用。
3、自酿散装“食醋”(未注册商标名:“龙洞醋”)产品利润特别高,消费者的口碑良好,当时尚无预包装的其他品牌食醋产品竞争,我的建议是:加强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和扩产,新增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开发新的销售网点,扩大代销和赊销,对量大的销售网点由提货制变送货制,试行梯档式促销政策等措施。
4、“芝麻园饼”麦香产品,由于群众喜欢,月月销量很大,年年上升,当时市场零售价为8分钱,本人将其定义为长线产品,经过会计核算因为微利,本人的建议是:降低内部生产成本,挖潜增效,精简不必要的环节,减少生产班组工人一名(调离技工之子调皮的刘二娃)、调换使用容量大的烤箱等措施,
5、本人不仅参与生产环节,还参与采购环节,根据运输流向和源产地,建议舍远求近防迂回运输,质量第一价又低的经营方针,或外出跟单采购或到当地农贸粮油市场摸底,竭尽所能控制材料的采购质量成本。
勤奋和毅力是成功的法宝,本人这一套建议得到领导层的配合实施和全厂工人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成功调整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模式,使得工厂的运营更具活力,对市场经济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该厂在本人工作六个月后开始出现盈利的可喜局面。因此本人得到上上级主管部门的点赞和好评,令我十分高兴,深受鼓舞。
该厂厂长(于海淑)也因此获得佳绩,不久后被升迁到当地自来水厂任厂长,原厂长调离后没有再按排新的厂长,由原车间主管(周华贵)代替行使生产管理。
一年之后,本人被调至新的单位任会计,该糖果厂被上级单位的一名法律顾问(刘华安)高估市场前景取得承包经营权,但承包不到两年该厂因市场经济初期的激烈竞争尚未被完全适应市场环境而严重亏损被宣告破产,让出包方大跌眼镜。
今日之回忆让我对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倍感憾惜,毕竟在那里曾经有我人生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奋斗足迹和难忘的上和情怀。
本人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毕业(当时的永川财贸学校)被分配到上和供销社从事会计工作14年间,分别被安排到不同的6个半独立核算分支机构是:(废品及农副产品)收购站(2次)1983年和1987年至1988年,日杂专业店1984年,兴隆乡分社1985年至1987年,糖酱厂1989年至1990年,饮食服务店1990年至1991年,(农资)生产专业店1992年至1996年。过去的花儿别样红,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已经一去不复返,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让我至今骄傲自豪!1994年经过本人在职业余自学考试,成功获得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级(企业)会计师职称(注:当时为获取报名信息,花费800元信息费,两个多月的工资),也因此给本人长期执业会计至今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黑发变银丝,矢志不渝。
我的热情献给了上和,我的青春献给了供销社。
岁月,虽然一去不复返,但历久弥新。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一个是参加工作初期同一办公室的合作店大集体主办会计谭玉平老师,另一个是本人直属上司主办会计刘德荣老师。尤其是刘德荣老师,给我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和空间,非常感谢!
--------作者:侯胜元
上一篇:薪高企旺的营销案例分享
下一篇:没有了